(2006年3月 作者:钟言) 昨日,记者的手机接到一条由11位手机号码发来的短信,短信署名“广州某行信用卡中心”,称记者“于9月20日在沃尔玛超市刷卡消费了5800元,有疑问请咨询0755—6134****”。由于记者根本没有办过该行信用卡,情知有诈,于是只是佯装上当,拨打了这个8位数固话6134****.
第一环:“我是信用卡中心,你的卡被盗用了”
接电话的女人用夹生普通话报称“某行信用卡中心”。她先要记者报名字、电话和身份证最后5位数。记者瞎编了一份资料报过去,她立即就确定“你在9月5日办了卡,开户后有人往卡里存了十几万”,又说“我在系统里帮你查一下。”
5秒钟后(等待期间,记者在电话里听见了汽车开过马路的轰鸣声),她急切地宣称:“你的确在沃尔玛消费过!肯定是被人盗用了信用卡!”然后解释这叫“个人有效金融资料泄漏”,最后又抛出一个8位数的固话号码:“这是公安金融犯罪科电话,你赶紧报案吧!”
第二环:“我是警察,说你卡里还有多少钱”
记者再拨打这个所谓“公安金融犯罪科电话”,一个厚重的男低音接了电话。记者说要报案,他便开始盘问,包括记者的姓名、身份证号码,甚至还问到“你是长头发还是短头发”、“戴不戴眼镜”。
盘问约1分钟后,他终于直插问题核心:“你卡里还有多少钱?还有几张卡,里面有多少钱?”记者随口说:“两三万吧。”电话那边出现短暂的沉默,那男子清了清喉咙,然后说:“我是警察,会立即派人去沃尔玛超市调查,24小时内会给你答复。你要配合我们!”
他还反复叮嘱说:“千万别告诉家人你报案的事,更别告诉银行,很可能就是银行的人泄露了你的资料。”
记者一一答应其要求后,他终于进入第3步:“我给你一个报案条,你再给银联管理中心打电话,以免剩余的卡也被盗用。”接着说出第3个号码。
第3环:“我是银联,把钱都转到我们的安全账户”
“你的问题很严重,我们要对你所有的银联卡做安全防护措施!”第3个电话里的男低音很快就进入角色。记者发现,这个“银联”明显和刚才的“警察”持相同口音。
“银联”以专业的口吻,向记者卖弄了一大通“银行BIL软件”、“安全防护”、“插卡同步进行”等术语,最终焦急地警告说:“你现在立即去附近的银行,插卡和我们进行同步安全传输。”
记者表示“周围没有银行”,“银联”非常有耐性:“你快去找,多久我都等你!”
半小时后,记者在办公室再次拨打这个号码,“我已经在银行了,把卡插进去了,你说怎么做?”
他语调顿时提高了八度:“钱少了没有?还有多少?”“钱没有少,还有三万!”记者随口说道。
“好!好!现在为了保证这些钱不被盗用,你把钱转到我们的一个安全账户,我现在给你账号!”记者立即挂断了电话。
针对此连环骗局,记者随后采访了几位银行内部人士。他们表示,银行内部已下发文件,专门提醒员工小心此类骗局,并向记者揭露了该连环计的三大破绽。
首先,银行给客户发短信绝对不会用11位手机号码,而是用银行专用号码,例如农行的95599,建行是95533,工行是95588。其次,银行员工不会要客户泄露个人账户资料,不会问“你账户里还有多少钱”,更不会问密码是多少。最后,只有申请开通,银行才会主动向客户发送信息,提醒你刷卡消费了多少金额,否则是不会主动发短信告知的。
银行人士还提醒市民,如果真的要报警,也应该拨打110,“不可能拨打一个8位固话”。
相关链接
义乌发生特大“确认刷卡”诈骗案
在义乌经商的文成人金先生是该案的受害者。10月24日,金先生的手机收到自称太原一家银行发来的一条短信,说他10月23日在沃尔玛刷卡消费6800元,将从本月结账时扣除,如有疑问请咨询:0351———269847×。
一开始,金先生没理会。10月26日上午,金先生最终还是打了个电话过去想问个究竟。在电话里,金先生问对方,他根本没到过太原,也没有消费过,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?对方回答,你的身份证或者身份证复印件很可能遗失了,因为8月1日有人用你的身份证复印件在银行开了户,8月8日还存了20万元人民币。到10月23日,此人在沃尔玛刷卡消费了6800元。如果你没有消费,可以向太原经济犯罪信息中心报案,报案电话为0351———261670×。
挂断电话,金先生马上拨通对方提供的报案电话。接电话的人说,像这种情况,你不必报案,只要向太原市银联管理中心挂失就可以。同时,接电话的人还告诉了金先生所谓银联管理中心的电话号码0351———261670×。
既然“警方”都这么说了,金先生马上又拨通了银联管理中心的电话。银联管理中心的人在电话里告诉金先生一大串号码,说这是保护码。用这些保护码加密,可确保金先生银行卡内的钱不被盗用。
记下对方提供的保护码,金先生立即赶到位于篁园路的工商银行义乌市支行,并在自动取款机上按照先前银联管理中心的提示进行操作。输了5个保护码后,金先生才意识到此事有些蹊跷,就向边上的银行工作人员询问。这一问,金先生才知道自己上了骗子的当。当他对自己的银行卡余额进行查询时,发现里面整整少了25万元。
(铭志摘自《创业》2006年第1期)
揭露“短信确认刷卡骗局的三大破绽” |